想架網站卻不知道從哪開始?從網站架構圖到費用一篇搞懂!

目錄

為什麼架網站前一定要先規劃網站架構?

許多企業架網站的第一步,就是「找設計公司報價」,看完版型、選好配色,就開始製作。
但真正的問題是:你知道網站的架構長什麼樣嗎?沒有規劃架構的網站,就像沒有藍圖的房子,外表再漂亮也不穩。
對 Google 來說,它不只是「好不好看」,而是「看不看得懂」。
而對使用者來說,如果進來三秒找不到想看的內容,那一切設計都白費。

沒有架構的網站,就像沒有地基的房子

這是里揚數位行銷最常遇到的狀況。許多中小企業一開始就急著找設計公司做網站,結果後台難用、內容亂、連標題都無法自行修改。更糟的是,關鍵頁面沒階層、分類邏輯錯誤,Google 根本爬不進去。

架構規劃不是裝飾,而是網站的「地基圖」。沒有結構的網站,不但使用者找不到入口,連 Google 也迷路。

網站架構是 SEO 的起點

很多人以為 SEO 是網站上線後才開始做,其實 Google 爬蟲最先看的,就是網站的結構(Site Architecture)。

爬蟲會依據你的資料夾層級、內部連結、標題標籤(H1-H3)去理解內容分類,
再建立關鍵字索引。
如果你的頁面分類混亂,Google 可能會誤以為兩頁是重複內容,
或完全忽略某些主題。

簡單比喻:

  • 有架構的網站 → Google 清楚知道哪頁是主題頁、哪頁是延伸內容。
  • 沒架構的網站 → Google 看到一堆內容卻不知道該排哪一頁。

因此,SEO 成效從第一天就開始決定。網站架構=搜尋引擎能不能「理解」你的網站。

想讓網站一開始就對Google友好?

在里揚數位行銷,我們協助企業從「網站藍圖階段」就開始 SEO 規劃。從導覽層級、關鍵字群組、URL 架構、內部連結策略,到內容地圖 (Content Map),
一步步幫你打造一個「Google 看得懂、使用者也愛逛」的網站。

重點是:架構不是多做一步,而是讓你的網站少浪費一年走錯路的機會。

網站架構是什麼?看懂網站的骨架

里揚 2

如果把網站比喻成人體,網站架構(Website Architecture /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)就是骨架。
它決定資訊如何被分類、使用者怎麼走動、Google 怎麼讀懂內容。沒有骨架的網站,就像散落一地的資料夾看似什麼都有,卻沒人知道從哪開始找。

網站架構的定義

網站架構(Information Architecture, IA)指的是一個網站內資訊的組織與層級設計。
它的核心目標是:

「讓使用者和搜尋引擎都能快速找到、理解並連結到正確的內容。」

架構規劃包含:

  • 內容分類與命名(如:產品、服務、案例、關於我們)
  • 導覽層級設計(首頁 → 分類頁 → 子分類 → 內容頁)
  • 網址結構(URL Path)
  • 內部連結策略(Internal Linking)

📘延伸理解:
好的網站架構能幫助 Google 爬蟲理解你網站的主題關係,
而不好的架構,則讓搜尋引擎「迷路」最終導致內容被忽略、排名不提升。

靜態 vs 動態架構:哪一種更適合你?

很多企業在做網站報價時,會發現價格落差極大。其實關鍵之一,就是「架構型態」不同。

架構類型

靜態網站 (Static)

動態網站 (Dynamic)

資料來源

每頁獨立 HTML

從資料庫即時生成

更新方式

需人工修改檔案

後台可即時更新內容

優點

載入速度快、穩定

維護方便、可擴充功能

缺點

不易更新、大量頁面難管理

速度較慢、需伺服器支援

適合對象

小型品牌形象網站

電商、內容行銷、SEO導向網站

許多老闆不知道這兩種架構差別,結果花了錢做出「漂亮但無法改」的網站。想新增內容卻得找工程師改程式,導致 SEO 更新緩慢、成效下降。

若你重視長期經營、想靠內容做行銷,選擇「動態架構(有後台 CMS)」會更適合。像 WordPress、Shopify、或客製 CMS 系統,能讓你隨時更新、隨時優化。

網站架構的四大核心:首頁、分類頁、內容頁、導覽列

一個完整的網站,就像一棟有清楚動線的建築。
每個樓層、每道門都有其目的。

📍 四大核心骨架:

1️⃣ 首頁(Home)
 整體入口,負責統整品牌形象、主要服務與導流。

2️⃣ 分類頁(Category Page)
 像是「產品分類」、「服務項目」、「部落格主題」等,是內容的樹幹。

3️⃣ 內容頁(Content Page)
 細節頁面,包含單篇產品介紹、文章內容、或案例詳情。

4️⃣ 導覽列(Navigation Menu)
 讓使用者能從任何頁面回到想去的地方,是網站體驗的靈魂。

想讓網站「長得漂亮又有邏輯」?

在里揚數位行銷,我們不只是設計網站外觀,更重視整體的資訊架構設計(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Design)。從首頁導航邏輯、分類層級、到內部連結與SEO結構,我們都會先建立完整藍圖,確保網站不只好看,更能被搜尋引擎正確理解。

網站架構圖範例解析:新手常犯錯 vs 專業規劃差在哪?

在設計網站之前,最容易被忽略的一步就是「畫網站架構圖」。許多人以為這只是美編或設計師的工作,但事實上,網站架構圖是整個網站成敗的關鍵藍圖。從 SEO 排名、用戶體驗、到後台維護效率,全都取決於這張圖有沒有畫對。

錯誤範例:分類太多、導覽太深、頁面重複

這是新手最常犯的錯。
許多企業主在規劃時會把所有內容都想放上去,結果分類爆炸、導覽深到像迷宮。

常見問題:

  • 分類太多: 用戶一進來就被十幾個選項嚇跑,Google 也無法判斷主題焦點。
  • 導覽太深: 三層以上的層級導覽,容易讓爬蟲放棄索引底層頁面。
  • 頁面重複: 同樣的內容出現在不同分類,造成「重複內容懲罰(Duplicate Content Penalty)」。

實際痛點:

  • 更新困難、後台維護混亂
  • Google 爬不到深層頁面
  • 使用者迷路找不到想要的資訊
  • SEO 成效完全被結構拖垮

正確範例:3 層結構+語意化導覽

專業的網站規劃通常會採用三層結構:

首頁 → 主分類 → 內容頁

這樣的設計不僅讓使用者導覽更直覺,也能讓 Google 清楚判斷網站主題脈絡。

標準三層架構圖示範:

  • 每個分類名稱都要「語意清楚」且具關鍵字意圖,例如「穿搭技巧」比「文章區」更有 SEO 效果。
  • 網址與層級同步
  • 每個主分類頁都是「主題核心頁」,幫助搜尋引擎建立清楚的索引關係。

想讓你的網站架構「能賺流量」?

在里揚數位行銷,我們不只是畫網站架構圖,而是為你的品牌建立一份「能被 Google 認得的 SEO 架構藍圖」。我們會結合關鍵字研究、內容策略與用戶動線分析,
設計出一套同時符合「搜尋邏輯」與「行銷轉換」的網站架構。

重點是:別再把網站架構當成美編流程的一部分,它其實是你排名能不能上首頁、用戶能不能下單的起跑線。

 

立即預約諮詢
返回頂端